度解读当传政深统金技术香港O新融遇块链上区
最近几年,金融圈里"代币化"这个概念越来越火。我作为一个在科技金融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亲眼见证了这股浪潮从DeFi领域逐渐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记得去年和一位投行老友喝酒时,他开玩笑说:"现在不搞点代币化项目,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金融创新的。"虽是玩笑话,但也反映出这个趋势的迅猛发展。
监管新动向:香港STO新政解读
2023年11月2日,香港证监会发布了两份重要文件:《有关中介机构从事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通函》和《有关代币化证监会认可投资产品的通函》。这两份文件被业内简称为《代币化通函》,可以说是为香港金融市场的代币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我个人看来,这份新政最核心的观点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证监会把代币化证券看作是"穿上了区块链外套的传统证券"。就像给传统证券套上了一件科技感十足的外衣,但本质上还是那个"老熟人"。
新政亮点解析
新政有几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突破点:
首先,它彻底改变了2019年将证券型代币视为"复杂产品"的立场。记得2019年那会儿,我们团队帮客户处理STO项目时,光是解释"复杂产品"这个概念就要花掉大半天时间。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其次,取消了"仅限专业投资者"的限制。这个变化带来的想象空间很大,但要注意的是,公开发售制度的相关要求依然适用。
最后,明确了"最低额豁免规定"不适用于代币化证券。这个专业术语听起来可能有点拗口,简单来说就是代币化证券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不会触发特殊的监管要求。
代币化证券的监管逻辑
新政对代币化证券的定义很有意思:只要是在证券生命周期中使用了区块链技术(DLT)的传统金融工具,都可以被称为代币化证券。这让我想起去年帮客户处理的一个案例,他们把一支美国国债基金搬到了Stellar区块链上,没想到现在证监会直接用这个例子来定义代币化证券了。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采取了"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思路。虽然技术手段变了,但监管的核心还是看底层资产的本质。就像我们团队常说的:"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变交易方式,但改变不了金融的本质。"
技术带来的新风险
作为见证过多次技术变革的从业者,我特别理解证监会对新技术风险的关注。新政明确要求中介机构要特别注意两类风险:
1. 所有权风险:比如区块链分叉时资产归属如何确认
2. 技术风险:包括网络攻击、系统中断等
记得去年有个项目因为智能合约漏洞损失惨重,新政要求必须进行代码审计,这确实是必要的保护措施。
中介机构的新挑战
新政对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人才储备:既懂金融又懂区块链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香饽饽。
尽职调查:不仅要调查底层资产,还要对技术供应商进行评估。
信息披露:需要向投资者清晰说明代币化带来的特殊风险。
最近有个客户跟我诉苦,说招一个既懂证券法又懂智能合约的法务实在太难了。这确实是行业面临的普遍挑战。
香港STO实践案例
新政发布后不久,太极资本就推出了香港首个面向专业投资者的房地产基金证券型代币(PRINCE Token)。这个案例有几个亮点:
- 最低投资门槛降至1000港元,远低于传统房地产基金的100万美元
- 投资者可以通过代币获得租金分红和资产增值收益
- 采用以太坊区块链进行结算
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代币化如何让传统金融产品变得更亲民。不过作为从业人员,我更关注的是它的合规架构设计。
未来展望
新政为香港金融市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思考:
- 传统金融机构能否快速适应新技术?
- 监管科技(RegTech)如何跟上创新步伐?
- 香港市场能否支撑起这个新兴的融资渠道?
作为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代币化证券最有想象力的方向可能是为中国境内资产提供新的出海通道。不过具体如何落地,还需要更多探索和实践。
最后给同行们一个建议: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保持学习的心态很重要。我们团队每周都会组织新技术研讨会,这让我们在为客户服务时总能快人一步。如果你也在关注这个领域,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预测)
-
最近在刷行情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大行情来临前,市场总会呈现出这样特殊的节奏——比特币打头阵,以太坊定基调,最后山寨币集体狂欢。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出场顺序。从狗狗币看市场情绪说到DOGE,这个币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记得上个月它又一次在0.2美元这个"生死线"上玩起了心跳游戏,我都替它捏把汗。但事实证明,这个位置的支撑比想象中还要坚挺。Setupsfx这位分析师... ...[详细]
-
还记得小时候拆干脆面集卡的兴奋感吗?那种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期待,正是如今NFT盲盒让人欲罢不能的根源。作为一名长期观察数字经济的从业者,我不得不承认,盲盒机制简直是把人性研究到了极致。赌徒心理:刻在基因里的原始冲动去年我采访过一位游戏策划,他笑着说:"我们做抽卡机制时,参考的不是游戏设计手册,而是拉斯维加斯赌场的数据分析。"这话虽然略带调侃,但道出了一个本质:从泡泡玛特到NFT盲盒,成功的随机奖... ...[详细]
-
都说NFT市场凉了,这话确实不假。看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BAYC、Moonbirds们,现在价格都跌得让人心疼。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领域的观察者,我很好奇: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新生的NFT项目该如何生存?抱着这个疑问,我专门联系到了近期颇受关注的Boxxer项目创始人,展开了一场深入交流。Boxxer:不只是换个头像那么简单创始人谈起他们的"纸箱脑袋"系列时,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我们做的... ...[详细]
-
嘿各位币圈老铁,今天这行情可太有意思了!刚刚刷手机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让我心头一颤的消息 - 某位以太坊巨鲸大哥又双叒开始搬家了!这次直接把8000个ETH(约合1300万美元)打进了币安钱包,这不是明摆着要搞事情的节奏吗?巨鲸频繁活动为哪般?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是后背发凉。要知道这已经是最近三周内第三次看到这位神秘大佬往交易所转币了,累计已经有12000个ETH进入了交易平台。我翻了下... ...[详细]
-
今天市场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比特币像个老大哥一样稳坐钓鱼台,可那些小弟山寨币们却像喝高了一样上蹿下跳。说实话,这种行情最考验投资者的定力了。咱们先来看看今日的几个重要消息:首先是某条"巨鲸"在34,765美元抛了152个比特币,5天净赚69.6万美元。这个操作让我想起去年那个在底部抄底的机构,现在想想,市场永远都是先知先觉者吃肉,后知后觉者买单。还有件有趣的事,一家加密恢复公司居然想破解Ripp... ...[详细]
-
朋友们,周五过后的市场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老搭档"居然开始各走各的路了。大饼的高点像坐滑梯一样慢慢往下溜,而以太坊的低点却像踩了弹簧垫一样步步高升,这分化走势看得我都想给它们当调解员了。说实在的,眼下这个市场就像在玩跷跷板,虽然整体还在26400-26700这个小范围内晃悠,但每次波动都牵动着我的心弦。我昨天盯着盘面看了整整三个小时,发现技术指标正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KDJ和M... ...[详细]
-
说到数字资产投资,最近有个新晋玩家让人眼前一亮。去年2月在香港上线的Web3基建平台,短短一年时间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作为一个经常关注金融科技的老投资人,我发现这个平台确实有不少独到之处。背景深厚的实力派这家平台可不是什么初创公司的小打小闹,背后站着大名鼎鼎的灰度投资公司。记得我第一次接触灰度是在2018年,当时他们的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就已经是业内标杆了。作为DCG集团旗下的王牌,灰度在... ...[详细]
-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游戏的老玩家,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最近让我眼前一亮的项目 - Matr1x Fire。说实话,在GameFi领域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能让我眼前一亮的项目真的不多。但Matr1x确实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希望。令人惊艳的游戏品质还记得第一次试玩Matr1x Fire时的震撼感吗?那种流畅的操作手感,精细的3D建模,还有独特的赛博朋克画风,真的很难相信这是一款Web3游戏。制作团队不愧是来... ...[详细]
-
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让人揪心的行情。大饼凌晨这波下探真是惊心动魄,直接干到了半年线109000这个关键位置。说实话,这个支撑位现在看着就像块豆腐渣,多头连个像样的反击都没有,日线上那三根阴线排得整整齐齐,活像三把尖刀插在多头胸口。我在这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这种形态见得太多了。现在的市场情绪就像惊弓之鸟,大家都等着最后那一跌。说实话,没看到标志性的金针探底之前,抄底就是在赌博。我个人觉得,1... ...[详细]
-
最近在加密圈子里,大家都在热烈讨论一个话题:比特币ETF。这让我想起2017年我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时的情景,当时光是注册钱包、保存私钥这些操作就让我手忙脚乱了好几天。而现在,比特币ETF的出现,正在彻底改变普通人投资加密货币的体验。NFT市场的新动向说到加密货币市场,最近Cool Cats这个NFT项目挺有意思。他们推出了一个叫SideKX的新系列,把Ardi、Jo和Kira三个角色玩出了150多种... ...[详细]